转载: To my 25-year-old self
作为 XLog 上的第一篇博客。
马上就是研究生了,粗略算了一下,到 3 年研究生毕业差不多就 25 了。
回顾一下自 2016 年以来的创作和生活,以及未来将要走向何方。
生活
我决定把生活排在第一位的位置来说。
日常生活
我总觉得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些过于注重精神生活而忽视物质生活了,而且这种情况随着学习的年限增长而越发严重。最明显的一点变化是,我自大三以来就几乎没有再吃过早餐,也就是一天只吃中餐和晚餐两餐,偶尔会加上夜宵,这对肠胃和一天的能量供应影响很大。
我希望到你那时,能够靠着又三年的独立生活,逐渐改掉这些不健康的作息,补充回一些能量。
我很不擅长打理自己,或许到你那时还会是这样,但我还是希望你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独特的穿搭风格。
社交
我一向是一个节能主义者,不必要的社交不会主动参与。一方面这让我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那些困难的创作,但另一方面自己也变得愈发孤独和无助。
相较于古代人,现代人都是 “多面手”,我无疑是其中某类比较极端的存在 —— 我推测自己知道很多事情,别人来问时,我能够给出一些入门的、指导性的建议,但真正深入下去,我自己却什么都做不成,客观上没有产出。这种状态让我陷入了窘境,当别人来问 “你空闲的时间都做了些什么”,我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搞那些五花八门的研究,只得说是 “打游戏度日” 了。
在写下这则博文的近一段时间,我加入了一个开发的社群,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世界上的事情分为两类,一类是 “只有自己是做不成的”,一类是 “只有自己才能做的”。
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过于专注于后者了。尽管前面的事情会比后者的层次更低,但依旧需要他人的帮助才好解决,比闭门造车好得多。我希望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面,你可以保持节能的同时,试着建立尽可能有效的联系网络,尽可能多的解决掉前面的一类事情,好让自己在剩下的时间里可以更加专注于后者。
感情
在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之前,我大概不会去想感情的事情,尤其是与异性之间的感情 —— 光是打理自己,就已经足够我苦恼了。
爱人的前提是爱自己,我认为我目前这一点还做得不够,还是有些将自己当机械使役。我希望到你那时你能够更加爱自己一些。
作为一个计算机的工作者
信息论
这里的信息是不是狭义的电子信息,而是更加广泛的世界的一切信息。
作为一个计算机领域的工作者,我认为自己目前还是太不擅长收集和整理信息了,搜索引擎都用的很少。相比于很多甚至到大学才 “摸” 到电脑的同学,我很早就接触到了电子设备,使用电脑和手机,学习一门编程的语言,但我深感对它们知之甚少 —— 面对电脑组件(CPU、GPU、显卡、声卡这些)的型号一问三不知,面对疑难杂症无从下手只能暴力重装系统,对手机不曾做过任何有效的调整只是硬吃广告,诸如此类。
最近一段时间我禁用了个性化推荐,似乎有些效果 —— 有人说个性化推荐系统就像是赌博一般,它会给你推荐你喜欢的东西,想要刷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很难,当它推荐的东西不合你胃口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想到去学、去用搜索系统,最后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做很多事情。
工作
尽管一直都很喜欢计算机,向往着从事计算机的工作,但具体最喜欢的部分是什么,说实话我并不知道。
我或许有一些科研工作者的特质,比如近乎极端的专注力 —— 真正专注于一件事时,完全可以废寝忘食(尽管这对身体的影响也很大),能够干坐在电脑前面饶有兴致地排 bug,晚上独自一个人守在机器旁边蹲数据等等。但我想自己也不太有深入尖端科研的能力,不然也不会在这里哀叹了。选择读研我想更多的还是以延长学习生涯作为正式投入工作的缓冲。
如果单单是说代码或者语法,由于我第一个学习的语言是 Java(虽然也没有深入到类似于 JVM 的层次),我更喜欢 Java 那种可读性极强,即使在性能上有所损失的语言。在随后的日子里,我陆续接触了 Python、Web 前端三剑客、Spring、Git,近期加入开发团队又去看了 Vue3、Nuxt、TS、Kotlin、Rust 等等,包括 JDK 后续版本引入的新特性也是,我逐渐意识到 Java 那种风格的代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也要逐渐转向更加现代的语言了,多尝试一些看自己喜欢什么吧。
对于自己的倾向,我感觉目前一个阶段自己更倾向于做 “找 bug” 的工作 —— 很多人评价我都是一个比较 “逆天” 的用户,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重装电脑,安装过程一边问群友一边装,还是闹了不少啼笑皆非的岔子,以至于给我总结了这么一段电脑使用方法:
少用国产软件 不用杀毒软件 少改系统设置 软件装到 C 盘 开启自动更新 不必改的不改 必须用的就用 电脑笨的要死
原先出于硬盘空间的考量,也看了不少教程,软件我都不装到 C 盘(尽管因为没装到 C 盘有软件真的出过问题,而且我也确确实实报过Issue),但自那以后我都默认了 —— 在掌握足够的知识之前先不 “瞎折腾” 了。不过倒是又从另外一个方面发现自己很擅长做一些测试工作,一进开发组就发现不少小问题(尽管没有像正经程序员那样使用测试工具,只是一些特殊用户行为,发现了问题也不太清楚出在哪里)。
对于自己的工作,实习的经历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要一份 “体面” 的工作 —— 这里的 “体面” 说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当然,我现在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擅长计算机工作中的哪一个具体的部分,喜欢的又具体是什么。
我希望到你那时,通过三年的编程和在开发组里面的学习经历,你已经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计算机工作者,知道了自己究竟擅长和喜欢做什么,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创作
取舍
我觉得就目前为止,广度上对自己的创作的探索已经到了边界 —— 音声、绘画、平面、动画、文学、游戏,这些都已经做过了一些基础性的尝试。我可能不太擅长平面设计或者是动画创作,尽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我想以后可能也还是要将它们舍弃,不再进行这些方面的创作,而仅仅依赖它们进行一些审美的锻炼。
文学、游戏,实在过于危险,尤其是文学中的哲学,游戏中的游玩过程,都是极端耗费脑力和精力的,我觉得也应该暂时停止了,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面,还是更多地进行一些音声、绘画方面的练习和实践。
目标
从开始创作的 2016 年起,我就不希望创作为盈利之用,而只是兴趣;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 “一体机” 式的作者,自己作曲、自己绘画,像天谷大辅(洞窟物语)、Toby Fox(传说之下)、Omocat(OMORI)、Billy Basso(动物井)那样独立创作自己的游戏 —— 但想要做什么我暂时没有点子。
我有一些粉丝,他们说很喜欢我自己作品的一点是,它们透露出了浓厚的思想和感情。我自己深知它们还远远不足,画面的完整度、构思的深度还远不够我的预期。
我大概会用接下来时间中闲暇的部分学习其余的编程的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为爱发电所用,用 “闲暇的闲暇” 来接着做自己音声和绘画方面的练习。我希望到你那时,可以真正拥有自己谱曲、分析曲子的能力,绘画出完整的带有人物、风景的漂亮插绘,更加深入地认识心理学和哲学理论,即便不能独立制作游戏,至少也具备沟通和完成其中一部分工作的坚实基础。
结语
25 岁的你,站在人生的又一个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你能够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愿你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与各位共勉。
转载: To my 25-year-old 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