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高增长率戒断综合征】带来的迷茫
一个优质知乎回答
如果把你 30 岁前的人生发展看做是一个折线图,你会发现这几乎就是一个倒 J 型。出身在上海,家境优渥,从小学艺术,出国留学,回国后找到带编制的工作,月收入也不低。每件事情的背后,都伴随着一次次斜率的增长,把你的人生带入新的高度。以至于你青年所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就是,明天的自己一定会比今天更好,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比今天幸福。
然而,随着你步入中年,生活逐渐走进稳定期,你的增长率开始大幅下跌。你会发现,在单位里,你干好干坏,也就那样;在课外,你搞的补习班,做多做少,饿不着肚子,但也富不起来。生活上,原本那些你想买的琐碎商品你差不多都能负担得了,而你一直以来的旅游理想也可以随性满足。单从你个体的绝对值来看,你过得并不差,大多数的中国人可能这辈子都没你这个条件。然而非常可悲的是,你的增长率几乎掉到了 0,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有朝负数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你活了 30 年来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你无法接受自己成长的停滞,也无法接受生活一眼望到头。
于是,可能从众心理的作祟,你把目光转向了婚恋。结婚生孩子可能是整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它不单可以为种族繁衍后代,还给无数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中年人重新带去了希望。结婚可以给你带来两次重启斜率增长游戏的机会。一次是选择你的伴侣。他要足够优秀,起码跟你门当户对,这样你们的下半生才可以齐心协力,挑战更高的成就,比如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子,更多的家庭资产,更高的社会地位。至于你喜不喜欢他,在增长游戏中,这是次要的。一次是生下你的孩子。你几乎可以把你当初玩得炉火纯青的斜率增长游戏在他身上重新复刻一遍,并且有意识地避开某些错误,增加资源,从而期待他实现更高的斜率增长。
这两个游戏,前者可以让你短期内重新看到增长的希望,后者更是可以让你打发将近 20 多年的迷茫期。假若你运气太差,以上两个游戏都玩砸了,也没关系,到那个时候你已经差不多 50 多,60 岁了。我相信一个半截入土的人,无论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将走向何处,都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了。或许我这里说的有点悲观,但是从概率上来说,绝大多数人注定逃离不掉这样的剧本。所以你以为听信了其他答主的建议,或者听信了你周围人的建议,早日结婚生子,就可以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可以一扫迷茫的阴霾
我只能表示,想多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疯狂就是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继续追求高增长率大概率不会淡化你的痛苦,更有可能的是,那只会将你未来的家庭、未来的孩子,连同你拖入一个新的深渊。
如果你认可我刚刚讲的一切,那么我能给你提供的有限的建议就是:重新为你的幸福选择锚点,放弃以追求高增长带来的快乐。正如狗改不了吃屎,人作为社会动物,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就是,随时随地关心自己在部落中的相对位置。这个习惯早期确实可以帮助你成长,但是也可能成为你后半生痛苦的根源。所谓的部落就是你的社交圈,它不可能有全世界那么大,不可能有全中国那么大。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巴菲特、马云那么有钱,你不会羡慕嫉妒恨,也不会就只有你家庭几个人那么小,一定是限定在你可以接触到社会阶层和人脉圈子里
这也是为啥,很多人看见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领居混得比自己好,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因为相对位置下落意味着自己正在变成部落里的弱者,他们感到自己正在被抛弃,而抛弃在远古时期意味着死亡。这是人们追求高增长率成瘾的根源。
我想说的是,忘掉这些吧。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可以让你在不关心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靠不错的绝对值基础就可以过好这一生了。你需要做的有且仅有三件事:一是保持健康,幸福的前提是你得活着,有质量的活着;二是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哈佛大学研究了几十年幸福课题得出来的,让他们自己都出乎意料的结果。只有那些真正爱你的人才会陪你同甘共苦,走完余下的人生;三可能有点抽象,你可以简单理解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我更希望你来跟着我做这样一个思想试验。
幻想自己身处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你要在这里渡过一亿年的时光。此间段,你不老不死,所有温饱问题、物质需求都不用发愁,也没有任何来自社会部落的评判扰乱你的内心。你唯一需要对抗的敌人就是漫长岁月带来的无聊。你会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去渡过这一亿年呢?
如果你隐约有答案,这将成为你解决迷茫问题的钥匙。如果没有,那请好好去思考一下,大胆尝试。如果你不想或不敢,没关系,这也很正常。有太多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也不过是在逃避这个问题罢了
典型的【高增长率戒断综合征】带来的迷茫
https://blog.counpy.me/2025/11/high-growing-rate-prosandcons/


